8月豬肉價暴跌45%,為何老百姓不愿意購買?養豬企業賠了多少錢?
8月豬肉價暴跌45%,為何老百姓不愿意購買?養豬企業賠了多少錢?
國家統計局網站9月9日消息,2021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1%,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44.9%,降幅比上月擴大1.4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8月31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77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48.42元/公斤大幅下降57.1%,比月初下降8.9%。
未來豬價如何走?
中國養豬網分析:進入9月,生豬市場迎來久違的“旺季”,但生豬價格的表現卻出人意料,豬價并未迎來上漲趨勢,相反,受多重利空因素限制,豬價回落!目前,雖然豬肉價格持續下跌,但是已恢復到讓普通老百姓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而終端消費方面仍處于較為乏力的局面,豬肉價格便宜但需求卻沒有明顯提升,換言之真正的消費需求旺季還未開啟。
短期內生豬價格將難以上漲,市場或將繼續震蕩調整。進入9月中下旬后,隨著雙節旺季的到來,下游豬肉消費逐步回暖、疊加,養殖端壓欄待漲表現突出,預計中秋節前,生豬價格有望窄幅上漲,整體價格或呈現弱強走勢,生豬價格不具備大幅波動的基礎。
農業部喊話“大家趁機多吃多買豬肉”,9月初,農業農村部就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座的各位可能知道,近期下跌非???,也希望大家趁這個機會多吃豬肉、多買豬肉”。
為什么肉價跌了這么多,老百姓還是不買呢?
一方面,由于之前豬肉價格太高了,已經超出了很多普通百姓的承受限度,所以很多家庭都大幅度減少了豬肉的消費,有的干脆不吃豬肉了,有的用雞肉等價格相對便宜的肉品代替豬肉,飲食習慣一旦養成,重新改變回來是需要時間的。
另一方面,物價飛漲,經濟環境不好,收入受到影響,消費更加理性。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各行業都不太景氣,很多人的收入不僅沒有增加,甚至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樣一來大家對未來的經濟預期就會比較悲觀,一旦預期比較悲觀,就會壓縮各種非必須的消費。
中國排名前三的養豬上市公司,賺錢了嗎?
養豬公司上市企業排名一: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飼料加工、養豬生產、屠宰加工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農牧企業,集約化養豬規模居亞洲第一。公司始建于1992年,歷經29年的發展,是國內自育自繁自養的生豬養殖龍頭,擁有從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到商品豬飼養的一體化完整產業鏈。2020年牧原股份全年養豬營收551億,利潤342億,毛利率62%。
牧原股份從20201年年初開始,股價也是一路下跌,股價從今年2月最高點92.5元,跌倒七月底最低39元,跌幅57.8%!
2021年半年報顯示,牧原股份生豬營業利潤為136億,毛利率34.3%。比去年同期增長5個億左右利潤,相對表現還不錯。
養豬公司上市企業排名二:溫氏股份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養雞業、養豬業為主導、兼營生物制藥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業、跨地區發展的現代大型畜牧企業集團,公司主要以封閉的“法人農戶”為核心,打造整個產業連鎖生態系統的溫氏模式。2020年溫氏股份全年養豬營收463億,利潤142億,毛利率30.6%。
溫氏股份股價從2019年高點近36元一股,連續下跌,上個月再創新低股價跌到近12元,跌幅達66%!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2021年最新披露的半年報中顯示,溫氏股份上半年肉豬養殖利潤大幅下滑虧損16.97億,毛利率為-11.63%。而去年同期利潤為正的89億。
養豬公司上市企業排名三:正邦科技
正邦集團成立于1996年,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機構。2007年8月17日,旗下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江西省民營企業首發上市公司。經過十余年的快速增長,集團現已發展成擁有一百多家子分公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2009年集團總產值突破百億大關。2020年正邦科技全年養豬營收348億,利潤95.5億,毛利率27.4%。
正邦科技股價從2020年8月最高點近26元,一路下跌,最低跌倒今年八月股價8.3元,跌幅68%!
2021年半年報顯示,正邦科技養豬利潤18.98億,毛利率10.7%,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利潤減少19.28億。
通過對上市公司養豬三巨頭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豬肉價格下跌的確是對各家養豬企業利潤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溫氏股份上半年養豬虧損近17億,同時希望上半年養豬也虧損了6.5億,據悉以現在的肉價水平,企業養一頭豬要虧損四五百元。很多企業紛紛出臺削減成本對策,包括內部裁員等。